「红色建筑绘画」红色革命建筑绘画
红色建筑绘画
红色革命建筑绘画
怎样做古建筑绘画你说的是古建彩绘。在古代汉族建筑中,古建彩绘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彩绘就是俗称的丹青,而古建彩绘就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在古建筑物上绘制装饰画,不仅美观,而且有一定的防水性,增加建筑物寿命。 古建筑彩画颜料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图案大面积使用的颜料,彩画行业称之为大色;一部分是绘画部分用量较少的颜料,彩画行业中称之为小色。大色全是矿物质颜料,小色有矿物质颜料也有植物质颜料和其他化学颜料。彩画在绘制前颜料分为若干层次,同一种颜色,分为深浅不同的几个层次,其中在原颜料中加白调和成的较浅的颜色称为晕色;加入白色较少,比晕色深的颜色称为二色。晕色、二色用量较大,但不称为大色,用在体量小的部位上则称为小色,同样是由矿物质颜料调成。颜料种类(一)白色1、钛白,化学性能稳定,遮盖及着色力很强。由于质地优良,现在彩画中常作为主要白色运用。2、铅白,不溶于水和稀酸,有良好的耐气候性。国产铅白粉具有很好的质量,为区别于立德粉,彩画中称为“中国粉”。传统彩画以这种白色用量最大。3、立德粉,遮盖力比锌白强,次于钛白。(二)红色1、银朱,具有相当高的遮盖力和着色力及高度耐酸、碱性。彩画对银朱的用量较大,因其色彩纯正,是主要的红色颜料。国产银朱有上海银朱和佛山银朱及山东银朱。2、章丹,又名红丹、铅丹,色泽鲜艳,遮盖力强,不怕日晒,经久不褪色,彩画中大量运用。3、丹砂,又名朱砂。大者成块,小者成六角形的结晶体。彩画中做小色用,使用时研细,现有成品出售。4、胭脂,红色颜料之一。现均用市场出售的成品。(三)黄色1、石黄,又名雄黄。彩画用石黄出产与我国广东、云南、甘肃等地,现在彩画中对一些色彩纯正、细腻、遮盖力强价格低廉的矿物质黄颜料称为石黄。2、藤黄,植物质颜料,有毒,可以直接用水调和,耐光性差,彩画中做小色用。(四)蓝色1、群青,半透明鲜艳的蓝色颜料。彩画中对这种颜料使用量很大。市场出售的广告色群青,色彩灰暗,彩画中很少用。2、石青,天然产铜的化合物,色彩鲜艳美丽,遮盖力强,经久不褪色,是古代彩画的主要蓝色颜料,现在彩画中做小色。国画颜料中的头青、二青均可。3、普兰,又名铁蓝,色彩深重而艳丽,在彩画中做小色。4、花青,植物质颜料,由靛蓝加工而成。颜色深艳,沉稳凝重。(五)绿色1、巴黎绿,又名洋绿,产于德国。色彩鲜艳,明度高,遮盖力强,用于室外经久不褪色。巴黎绿是目前彩画大量涂刷绿色的主要品种。2、砂绿,比巴黎绿色彩发黑,耐日晒,价格便宜。彩画中一般不用原品种砂绿,多用洋绿或佛青调和替代砂绿。3、石绿,又名孔雀石,颜色鲜艳。将石绿捣研成细末,用水漂之,分轻重取用。色淡的为绿华;稍深的为三绿;更深的为二绿;最重的为大绿。在彩画中做小色。(六)黑色黑色,又名乌烟、黑烟子。遮盖力强、耐气候性强、耐日晒,在彩画中运用有悠久的历史。项目二、彩画颜料调配训练一、大色的调配彩画所用大色均用原单一颜料加胶调配。但因大色的性能不同,所以调配方法也各异。彩画在施工前首先调各种大色,其他色如二色、晕色、小色可用大色相互配对,调配彩画颜料的方法取决于颜料的相对密度,一般相对密度大的颜料为中国粉、章丹、洋绿、红土子、群青(佛青)等色,相对密度小的颜料主要指炭黑烟子、银朱两色,但有些相对密度较大的颜料也因颜料性能不同,在调用时可先进行某些处理。1、群青调配调群青方法极简单,将颜料放入容器加入适量胶液,由少至多逐渐搅拌成稠糊状,之后再加入足够的胶和少量的水稀化,即可使用。2、洋绿调配传统调洋绿色之前,都用开水将其冲解,之后静置数小时再将水澄出,加胶。目前调巴黎绿均不用水沏,直接加胶与颜料调和,方法同调群青。3、章丹调配传统认为章丹中含有某些有害成分,故加胶前也用开水沏,有时沏二至三遍,之后漂净浮水,再加入胶液,目前多直接加入胶液,开始量少,搅和均匀后,再加足量胶液。4、中国铅粉调配中国原箱铅粉,内为块状与粉状颜料混合体,所以事前需将其碾碎、过筛,再加胶调和。调中国粉有多种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使颜料与胶能很好结合,细腻好用。传统方法为:将中国粉与少量胶液揉合均匀,如同和面,之后搓成条或团,放入清水中浸泡,在浸泡过程中胶水与颜料会进一步结合,使用时浮去部分清水,将颜料捣解、搅拌均匀。这种方法如果用热胶揉合中国粉,效果更好,揉成团后同样放人清水中浸泡。存水中浸泡时间约一日即可。用这种方法调和的颜料,有时表面浮起一层泡沫,影响使用,需用纸将浮起的泡沫刮、粘、滤掉。另一种方法,可不将中国粉块事先砸碎,而直接用入量的开水沏,粉块随即瘫解,静置数小时,水凉之后浮去清水再加胶即可使用。如果粉块纯正,其中无杂质,可全部化开,也不需过箩,可直接使用。5、黑烟子调配黑烟子体质极轻,极易飘散,而且不易与胶结合,故在加胶时应先少加,可从占黑烟子体积的5%~1 0%的胶量加起,之后轻轻用木棍搅和,也如同和面,使胶液将黑烟子全部粘裹其中,再加足胶液并加适量清水稀释之后使用。丌始时少入胶液为调配黑烟子的关键,否则黑烟子极轻,漂在胶液上面就很难与胶结合。6、银朱调配银朱加胶方法介于黑烟子与佛青之间,银朱多体松轻,所以入胶量也先由少到多。银朱加胶量的多少影响银朱的色彩,加胶多,色彩浓重,反之色淡而轻飘,所以彩画俗有“要想银朱红,必须入胶浓”的说法。7、氧化铁红(红土、广红土) 调配氧化铁红调法同佛青,直接加胶即可。8、石黄调配方法同氧化铁红。9、香色调配香色即上黄色,有深浅之分,彩画不直接用土黄色颜料加胶调制,而是用石黄加少许红、黑或蓝调成烧的香的颜色,因此无固定色标,常分深香色与浅香色两种。香色既可以作为大色用于大量的底色涂刷,也可做小色运用,浅香色也可以与深香色对照做为晕色运用。10、石山青调配即浅蓝、偏绿的蓝色,用绿加群青再加适量白调成,石山青不常做大色调配,只在某种彩画需要时调用。二、晕色及小色的调配晕色比人色浅若干层次,当然要与白色有明显的差别,晕色都是用已调好的大色加已调好的白配制,晕色包括三青、三绿、硝红、粉紫、浅香色等。1、三青调配与国画颜料(小色)中的三青不同,是用群青加白调成,三青晕色不宜偏重,否则彩画画面色调不明快。2、三绿调配也不是国画中的三绿,是用洋绿,现指巴黎绿加白调成,三绿晕色不宜太浅,否则发白,色略比三青重,涂上可使彩画更加艳丽,故彩画调晕色有“浅三青、深三绿”之说,但是晕色应与原绿有明显的色差。3、硝红调配即粉红色,用银朱加白调成,色不宜过重。4、粉紫有两种配法:一种用氧化铁红加白调制,一种用银朱加群青再加白调制,前者方法简单,但色彩不鲜艳,后者色彩鲜艳,近似俗称的藕荷色,后者由于其中红与群青的比例不同,有偏蓝与偏红两种紫的效果。彩画中的二色实际也是晕色,但运用中不称晕色,称二色,比晕色深,所以加白要少,调法与晕色相同,常用的二色为二青二绿。其他绘画用的小色传统多用原颜料研制,如研毛蓝、研赭石、泡藤黄块、泡桃红等,由于费工费时,现已改用各种成品绘画颜料,如广告色和国画色中的赭石、藤黄、酞青蓝、朱砂、朱膘、胭脂等,主要用国画颜料。颜料调配施工中的注意事项1、彩画中的很多颜料含有毒性,有些甚至为剧毒品,如洋绿、藤黄、石黄、铅粉、章丹等,其中洋绿和藤黄毒性最大,从材料调配时就应注意,对于质量差的绿,传统需将其碾压,过箩之后再用。加工过程中,吸入粉尘会使人口鼻发干、流血,接触后,会对皮肤某些部位如汗腺产生过敏反应,红肿骚痒,因此要注意防护。如筛绿时将其放在特制的箱子里进行,必须带手套、口罩,穿防护服,并随时注意洗手等。一旦入口,严重者会致死。2、彩画的胶传统多为骨胶,骨胶及其骨胶所调制的颜料在夏季炎热天会发霉变质,产生腐臭味,故在运用时应按需分阶段调用,不可一次调制过量,如有用不完的胶,每日均需重新熬沸。用不完的颜料需出胶,出胶方法是将颜料用开水沏,再使颜料沉淀将胶液澄出,使用时再重新入胶。另外,由于夏天天气炎热,胶的性能也随之改变,即黏性减弱。有时不出胶,材料也无腐味,使用前也需另补少量新胶液,以保证其黏度。目前彩画大量使用乳液胶调各种大色,乳胶色不会霉腐变质,因此不需出胶,但剩余的乳胶色干后不能再用。这是因为干后的乳胶色用水泡不开,所以也应按需配制,以免浪费。3、各种颜料入胶量按层次而定,一般底色胶量可大些,上层色的胶应小些,否则易出现起皮、崩裂。彩画施工中的色彩标识 彩画图案由多种色彩间杂排列,彩画图案繁密复杂,种类较多,施工时什么地方涂什么色很容易出现差错,传统彩画施工无设计图纸,什么部位涂什么色不能照图“施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和表达设计人的色彩安排,传统常在构件的图案之间和谱子花纹之中标以色彩加以说明。人们使用中用文字、数字和偏旁来代替汉字表达各种色。彩画用的色有青、绿、香、紫、黑、白、红、黄、章丹、金色,分别用七、六、三、九、十、白、工、八、丹、金表示。对于较浅的色如三青、三绿,可用三七、三六表示,但彩画施工时遇这种情况多不标注,即使标注仍用六、七表示绿青,施工中根据图案的形式就可确认应涂(先涂或后涂)深色或浅色,标注浅色代号只在进行浅调子的彩画时运用,如“新式彩画”,多为浅调子,如用浅蓝可标三七、二七等。
写意山水画古建筑,把主要特点和神韵画岀来就可以了,不要画成了建筑设计图纸。
沥粉贴金,油漆涂料,装裱糊面,水粉水墨水彩,都学点就行~三五年吧,哈。以前听说好像易县有这样的学校哦。
到北京古建园林技术编辑部买或邮图书资料一应俱全,无师自通。
我空间里还有很多

你说的是古建彩绘。在古代汉族建筑中,古建彩绘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彩绘就是俗称的丹青,而古建彩绘就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在古建筑物上绘制装饰画,不仅美观,而且有一定的防水性,增加建筑物寿命。 古建筑彩画颜料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图案大面积使用的颜料,彩画行业称之为大色;一部分是绘画部分用量较少的颜料,彩画行业中称之为小色。大色全是矿物质颜料,小色有矿物质颜料也有植物质颜料和其他化学颜料。彩画在绘制前颜料分为若干层次,同一种颜色,分为深浅不同的几个层次,其中在原颜料中加白调和成的较浅的颜色称为晕色;加入白色较少,比晕色深的颜色称为二色。晕色、二色用量较大,但不称为大色,用在体量小的部位上则称为小色,同样是由矿物质颜料调成。颜料种类(一)白色1、钛白,化学性能稳定,遮盖及着色力很强。由于质地优良,现在彩画中常作为主要白色运用。2、铅白,不溶于水和稀酸,有良好的耐气候性。国产铅白粉具有很好的质量,为区别于立德粉,彩画中称为“中国粉”。传统彩画以这种白色用量最大。3、立德粉,遮盖力比锌白强,次于钛白。(二)红色1、银朱,具有相当高的遮盖力和着色力及高度耐酸、碱性。彩画对银朱的用量较大,因其色彩纯正,是主要的红色颜料。国产银朱有上海银朱和佛山银朱及山东银朱。2、章丹,又名红丹、铅丹,色泽鲜艳,遮盖力强,不怕日晒,经久不褪色,彩画中大量运用。3、丹砂,又名朱砂。大者成块,小者成六角形的结晶体。彩画中做小色用,使用时研细,现有成品出售。4、胭脂,红色颜料之一。现均用市场出售的成品。(三)黄色1、石黄,又名雄黄。彩画用石黄出产与我国广东、云南、甘肃等地,现在彩画中对一些色彩纯正、细腻、遮盖力强价格低廉的矿物质黄颜料称为石黄。2、藤黄,植物质颜料,有毒,可以直接用水调和,耐光性差,彩画中做小色用。(四)蓝色1、群青,半透明鲜艳的蓝色颜料。彩画中对这种颜料使用量很大。市场出售的广告色群青,色彩灰暗,彩画中很少用。2、石青,天然产铜的化合物,色彩鲜艳美丽,遮盖力强,经久不褪色,是古代彩画的主要蓝色颜料,现在彩画中做小色。国画颜料中的头青、二青均可。3、普兰,又名铁蓝,色彩深重而艳丽,在彩画中做小色。4、花青,植物质颜料,由靛蓝加工而成。颜色深艳,沉稳凝重。(五)绿色1、巴黎绿,又名洋绿,产于德国。色彩鲜艳,明度高,遮盖力强,用于室外经久不褪色。巴黎绿是目前彩画大量涂刷绿色的主要品种。2、砂绿,比巴黎绿色彩发黑,耐日晒,价格便宜。彩画中一般不用原品种砂绿,多用洋绿或佛青调和替代砂绿。3、石绿,又名孔雀石,颜色鲜艳。将石绿捣研成细末,用水漂之,分轻重取用。色淡的为绿华;稍深的为三绿;更深的为二绿;最重的为大绿。在彩画中做小色。(六)黑色黑色,又名乌烟、黑烟子。遮盖力强、耐气候性强、耐日晒,在彩画中运用有悠久的历史。项目二、彩画颜料调配训练一、大色的调配彩画所用大色均用原单一颜料加胶调配。但因大色的性能不同,所以调配方法也各异。彩画在施工前首先调各种大色,其他色如二色、晕色、小色可用大色相互配对,调配彩画颜料的方法取决于颜料的相对密度,一般相对密度大的颜料为中国粉、章丹、洋绿、红土子、群青(佛青)等色,相对密度小的颜料主要指炭黑烟子、银朱两色,但有些相对密度较大的颜料也因颜料性能不同,在调用时可先进行某些处理。1、群青调配调群青方法极简单,将颜料放入容器加入适量胶液,由少至多逐渐搅拌成稠糊状,之后再加入足够的胶和少量的水稀化,即可使用。2、洋绿调配传统调洋绿色之前,都用开水将其冲解,之后静置数小时再将水澄出,加胶。目前调巴黎绿均不用水沏,直接加胶与颜料调和,方法同调群青。3、章丹调配传统认为章丹中含有某些有害成分,故加胶前也用开水沏,有时沏二至三遍,之后漂净浮水,再加入胶液,目前多直接加入胶液,开始量少,搅和均匀后,再加足量胶液。4、中国铅粉调配中国原箱铅粉,内为块状与粉状颜料混合体,所以事前需将其碾碎、过筛,再加胶调和。调中国粉有多种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使颜料与胶能很好结合,细腻好用。传统方法为:将中国粉与少量胶液揉合均匀,如同和面,之后搓成条或团,放入清水中浸泡,在浸泡过程中胶水与颜料会进一步结合,使用时浮去部分清水,将颜料捣解、搅拌均匀。这种方法如果用热胶揉合中国粉,效果更好,揉成团后同样放人清水中浸泡。存水中浸泡时间约一日即可。用这种方法调和的颜料,有时表面浮起一层泡沫,影响使用,需用纸将浮起的泡沫刮、粘、滤掉。另一种方法,可不将中国粉块事先砸碎,而直接用入量的开水沏,粉块随即瘫解,静置数小时,水凉之后浮去清水再加胶即可使用。如果粉块纯正,其中无杂质,可全部化开,也不需过箩,可直接使用。5、黑烟子调配黑烟子体质极轻,极易飘散,而且不易与胶结合,故在加胶时应先少加,可从占黑烟子体积的5%~1 0%的胶量加起,之后轻轻用木棍搅和,也如同和面,使胶液将黑烟子全部粘裹其中,再加足胶液并加适量清水稀释之后使用。丌始时少入胶液为调配黑烟子的关键,否则黑烟子极轻,漂在胶液上面就很难与胶结合。6、银朱调配银朱加胶方法介于黑烟子与佛青之间,银朱多体松轻,所以入胶量也先由少到多。银朱加胶量的多少影响银朱的色彩,加胶多,色彩浓重,反之色淡而轻飘,所以彩画俗有“要想银朱红,必须入胶浓”的说法。7、氧化铁红(红土、广红土) 调配氧化铁红调法同佛青,直接加胶即可。8、石黄调配方法同氧化铁红。9、香色调配香色即上黄色,有深浅之分,彩画不直接用土黄色颜料加胶调制,而是用石黄加少许红、黑或蓝调成烧的香的颜色,因此无固定色标,常分深香色与浅香色两种。香色既可以作为大色用于大量的底色涂刷,也可做小色运用,浅香色也可以与深香色对照做为晕色运用。10、石山青调配即浅蓝、偏绿的蓝色,用绿加群青再加适量白调成,石山青不常做大色调配,只在某种彩画需要时调用。二、晕色及小色的调配晕色比人色浅若干层次,当然要与白色有明显的差别,晕色都是用已调好的大色加已调好的白配制,晕色包括三青、三绿、硝红、粉紫、浅香色等。1、三青调配与国画颜料(小色)中的三青不同,是用群青加白调成,三青晕色不宜偏重,否则彩画画面色调不明快。2、三绿调配也不是国画中的三绿,是用洋绿,现指巴黎绿加白调成,三绿晕色不宜太浅,否则发白,色略比三青重,涂上可使彩画更加艳丽,故彩画调晕色有“浅三青、深三绿”之说,但是晕色应与原绿有明显的色差。3、硝红调配即粉红色,用银朱加白调成,色不宜过重。4、粉紫有两种配法:一种用氧化铁红加白调制,一种用银朱加群青再加白调制,前者方法简单,但色彩不鲜艳,后者色彩鲜艳,近似俗称的藕荷色,后者由于其中红与群青的比例不同,有偏蓝与偏红两种紫的效果。彩画中的二色实际也是晕色,但运用中不称晕色,称二色,比晕色深,所以加白要少,调法与晕色相同,常用的二色为二青二绿。其他绘画用的小色传统多用原颜料研制,如研毛蓝、研赭石、泡藤黄块、泡桃红等,由于费工费时,现已改用各种成品绘画颜料,如广告色和国画色中的赭石、藤黄、酞青蓝、朱砂、朱膘、胭脂等,主要用国画颜料。颜料调配施工中的注意事项1、彩画中的很多颜料含有毒性,有些甚至为剧毒品,如洋绿、藤黄、石黄、铅粉、章丹等,其中洋绿和藤黄毒性最大,从材料调配时就应注意,对于质量差的绿,传统需将其碾压,过箩之后再用。加工过程中,吸入粉尘会使人口鼻发干、流血,接触后,会对皮肤某些部位如汗腺产生过敏反应,红肿骚痒,因此要注意防护。如筛绿时将其放在特制的箱子里进行,必须带手套、口罩,穿防护服,并随时注意洗手等。一旦入口,严重者会致死。2、彩画的胶传统多为骨胶,骨胶及其骨胶所调制的颜料在夏季炎热天会发霉变质,产生腐臭味,故在运用时应按需分阶段调用,不可一次调制过量,如有用不完的胶,每日均需重新熬沸。用不完的颜料需出胶,出胶方法是将颜料用开水沏,再使颜料沉淀将胶液澄出,使用时再重新入胶。另外,由于夏天天气炎热,胶的性能也随之改变,即黏性减弱。有时不出胶,材料也无腐味,使用前也需另补少量新胶液,以保证其黏度。目前彩画大量使用乳液胶调各种大色,乳胶色不会霉腐变质,因此不需出胶,但剩余的乳胶色干后不能再用。这是因为干后的乳胶色用水泡不开,所以也应按需配制,以免浪费。3、各种颜料入胶量按层次而定,一般底色胶量可大些,上层色的胶应小些,否则易出现起皮、崩裂。彩画施工中的色彩标识 彩画图案由多种色彩间杂排列,彩画图案繁密复杂,种类较多,施工时什么地方涂什么色很容易出现差错,传统彩画施工无设计图纸,什么部位涂什么色不能照图“施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和表达设计人的色彩安排,传统常在构件的图案之间和谱子花纹之中标以色彩加以说明。人们使用中用文字、数字和偏旁来代替汉字表达各种色。彩画用的色有青、绿、香、紫、黑、白、红、黄、章丹、金色,分别用七、六、三、九、十、白、工、八、丹、金表示。对于较浅的色如三青、三绿,可用三七、三六表示,但彩画施工时遇这种情况多不标注,即使标注仍用六、七表示绿青,施工中根据图案的形式就可确认应涂(先涂或后涂)深色或浅色,标注浅色代号只在进行浅调子的彩画时运用,如“新式彩画”,多为浅调子,如用浅蓝可标三七、二七等。
写意山水画古建筑,把主要特点和神韵画岀来就可以了,不要画成了建筑设计图纸。
沥粉贴金,油漆涂料,装裱糊面,水粉水墨水彩,都学点就行~三五年吧,哈。以前听说好像易县有这样的学校哦。
到北京古建园林技术编辑部买或邮图书资料一应俱全,无师自通。
我空间里还有很多
写意山水画古建筑,把主要特点和神韵画岀来就可以了,不要画成了建筑设计图纸。
沥粉贴金,油漆涂料,装裱糊面,水粉水墨水彩,都学点就行~三五年吧,哈。以前听说好像易县有这样的学校哦。
到北京古建园林技术编辑部买或邮图书资料一应俱全,无师自通。
我空间里还有很多

为什么故宫的建筑多用“红”“黄”“青绿”,而很少用其它颜色?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当你见到故宫的照片或去过故宫时,是否会注意到故宫的建筑多用“红”“黄”“青绿”,而很少用其它颜色?当然这个是有由来了。紫禁城的建造是非常讲究的,每个地方都是蕴含着“君权神授”、“皇权至上”理念。颜色对于皇权,更加的至关重要。汉代以后,阴阳五行学说盛行。黄色是土壤和山谷的颜色,寓意是一个国家、社稷,所以它逐渐被皇室使用。而红色、黄色和青绿是互补色。比如太和殿的墙柱是朱红色的,屋檐是青绿色的。两种颜色在故宫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屋顶的黄色琉璃瓦与屋檐下的蓝绿色绘画形成鲜明对比,而柱子、横梁和天花板主要由朱红色和金黄色组成,中间有蓝绿色的线条,优雅而多彩。实际上,红色、黄色和绿松石是作为互补色存在的。紫禁城色彩布局科学。皇帝对宫殿建筑的要求是整体气魄要大,建筑要华丽,体现出封建帝王的权势和威严。古代的中国人,对于建筑的色彩有自己特别的审美观念,这种审美与中国人所讲求的天人合一,中庸等的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故宫作为景区,相信很多人都期盼去一次,感受一下中国古人的智慧和雄伟。故宫的颜色和建筑特色也是别具一格,所以在去的时候欣赏这些也是快乐。
因为这些颜色都比较大气,故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自然要选择非常大气的颜色。
因为黄色象征着社稷,而红色和青绿色作为黄色的补充色,这是相辅相成的,是不可缺少的。
红黄绿显眼而且象征着富贵,故宫是古代皇帝住的地方,肯定要用这些颜色。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当你见到故宫的照片或去过故宫时,是否会注意到故宫的建筑多用“红”“黄”“青绿”,而很少用其它颜色?当然这个是有由来了。紫禁城的建造是非常讲究的,每个地方都是蕴含着“君权神授”、“皇权至上”理念。颜色对于皇权,更加的至关重要。汉代以后,阴阳五行学说盛行。黄色是土壤和山谷的颜色,寓意是一个国家、社稷,所以它逐渐被皇室使用。而红色、黄色和青绿是互补色。比如太和殿的墙柱是朱红色的,屋檐是青绿色的。两种颜色在故宫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屋顶的黄色琉璃瓦与屋檐下的蓝绿色绘画形成鲜明对比,而柱子、横梁和天花板主要由朱红色和金黄色组成,中间有蓝绿色的线条,优雅而多彩。实际上,红色、黄色和绿松石是作为互补色存在的。紫禁城色彩布局科学。皇帝对宫殿建筑的要求是整体气魄要大,建筑要华丽,体现出封建帝王的权势和威严。古代的中国人,对于建筑的色彩有自己特别的审美观念,这种审美与中国人所讲求的天人合一,中庸等的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故宫作为景区,相信很多人都期盼去一次,感受一下中国古人的智慧和雄伟。故宫的颜色和建筑特色也是别具一格,所以在去的时候欣赏这些也是快乐。
因为这些颜色都比较大气,故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自然要选择非常大气的颜色。
因为黄色象征着社稷,而红色和青绿色作为黄色的补充色,这是相辅相成的,是不可缺少的。
红黄绿显眼而且象征着富贵,故宫是古代皇帝住的地方,肯定要用这些颜色。
因为这些颜色都比较大气,故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自然要选择非常大气的颜色。
因为黄色象征着社稷,而红色和青绿色作为黄色的补充色,这是相辅相成的,是不可缺少的。
红黄绿显眼而且象征着富贵,故宫是古代皇帝住的地方,肯定要用这些颜色。

上海红色建筑有哪些 具体的,越多越好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里面其实很多关于历史的东西,包括资政新篇--太平天国时候的文物。这个是免费开放的,可以带着孩子去看看,增长历史知识。地理位置:离新天地很近。当时我们坐地铁到黄陂南路下的,晃呀晃呀就到了。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一大开会现场的蜡像,逼真极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平民女校旧址算是个知名的旅游胜地,一般都是旅游团队过去参观学习。也有很多学生是学校组织了去的,好像是靠近新天地。所以参观完可以去新天地感受下。中共四大史料陈列馆第一次是在新天地,第二次是在延中绿地边上的一栋小楼,第四次在多伦路这条文化路。这里陈列着丰富的历史照片、历史资料以及大量的实物。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周公馆)去参观时只要在售票处去免费领票就可进入的,因一个人去,所以留影的话还是让售票处的大爷帮的忙.感觉整体小楼很和谐,遗憾是院中的厅院不太大,要与周总理塑像来个合影居然没地方落脚.龙华烈士陵园陵园内无非是看一些烈士的墓碑,墓志铭什么的,虽然不像其他游玩的地方那样有趣,但这里却多了一份庄严,一份悲伤,一份与众不同的肃静之情。毛泽东旧居比较靠近陕西南路的了。挺好找的了。房子很小的了。在里面还可以遇到很多参观者对革命事业都很有研究的,里面环境不错,处处都书香门第的味道。孙中山故居去的时候是免费的哦,不知道现在怎么样,其实来这种地方,感觉有点压抑的,毕竟是怀着一颗缅怀的心去参观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的,不过这里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一个地方。宋庆龄故居房间布置得很简单,很朴素,环境也很安静。点也看不出曾经是宋庆龄居住的地方。参观完之后,才知道有些事情不是靠说的,这这体会一下,伟人的人格魅力还真的是无限啊。鲁迅纪念馆里面陈列了很多鲁迅先生生前的东西,如果喜欢热闹的话就不用进来了。看到老先生的一些手稿,衣物,还有一些很老的照片,人心自然也就渐渐平静下来了。韬奋纪念馆外滩的精华就在于这些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建筑群。北起苏州河口的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全长约1500米。著名的中国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再现了昔日“远东华尔街”的风采,这些建筑虽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并非建于同一时期,然而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惊人的协调。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有人说“外滩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外滩那一座座钢筋水泥的楼宇,不正讲述着旧上海滩如梦般繁华的往事。亚细亚大楼被誉为“外滩第一楼”,建成于1906年,原名麦克波恩大楼。其高8层,建筑面积11984平方米,占地1739平方米。大楼外观具有折中主义风格。立面为横三段、竖三段式。底段与上段均为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大楼气派雄伟,简洁中不乏堂皇之气。可谓简繁相怡,华贵典雅。东洋伦敦——东风饭店“东洋伦敦”是现东风饭店的别称,建于1910年,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外貌既效法美国古典主义,又参照日本帝国大厦,故而得此别称。其始建于中山一路2号时,是当时上海最豪华的俱乐部——上海总会。大楼一楼为餐厅,二楼为国际海员俱乐部,其余均为客房。整个饭店设施齐全,装修精美,不愧为商务住宿的理想选择。大楼中所使用别致的三角形的电梯是西门子公司制造的,距今已有90年的历史。有利大楼中山东一路4号,现为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原名联合大楼,为美国有利银行所有,故称有利银行大楼。大楼于1916年建成,楼高7层整体仿效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窗框多采用巴洛克艺术富有旋转变化的图案,大门有爱奥尼克立柱装饰,高大的落地专窗既有利于采光,又增添楼宇气势。整幢建筑是以门为中心的轴对称图形。故而给人以平和的感受。东西合璧的日清大楼将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古典建筑风格相揉和的日清大楼,被人们称为“日犹式”。该楼是由日本清汽船株式会社与犹太人合资建造。它建于1925年,位于中山东一路5号,楼高6层,占地1280平方米,底三层装饰比较简明,上三层有古典立柱和雕刻花饰,凹凸感强。整个建筑立面均用花岗石贴砌,与外滩的其他建筑交相辉映。日清大楼现由华夏银行和锦都实业总公司使用。中国通商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6号,1897年,中国人自筹资金开设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现今则是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所在地。该楼是一幢假四层的歌特式建筑。大楼第四层有五个尖顶层面,原先还有十字架。第三、四层有小尖塔。大楼第四层是尖券形的窗户,一、二层是典型歌特风格的花窗棂窗户。这幢即将走过一个世纪的欧式建筑的意义远不止停留在具历史性与艺术性。可以说,就是它在中国金融史上划上了开篇性的一页。大北电报公司大楼中山东一路7号,是一座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大楼。该建筑注重统一、对称、稳重,外立面装饰甚为讲究。每层都采用了古典风格的柱子,或用来承重,或只作为装饰。窗户四周图形多样,立体感强,近似巴洛克式。它的黑顶白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不失一种优雅的感觉。这楼是现在的盘谷银行上海分行,自1908年建成以来,它已四度易主,最早称为大北电报公司大楼。后为中国通商银行及长江航运公司所用。招商局大楼作为中国自己经营的第一家新式轮船企业——招商局就是在此期间创办的。招商局建于1901年,该楼宇为座西向东的三层砖木结构。底层正门框向外伸出,正门两侧有高敞的拱形落地窗,二、三层立面用古典柱式装饰。大楼局部外墙用花岗石贴面。招商局大楼可视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滩建筑的典型。无论就具历史性或是艺术性而言,都值得我们前去观瞻一番。浦东发展银行大楼(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汇丰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10-12号,属新希腊建筑,建于1923年,原系美商汇丰银行上海分行。美国当时将这座建筑自诩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的最讲究的建筑。建成时大楼门前放了两只引人注目的大铜狮,据说狮子铸成后,立刻就将铜模毁掉了。从而使这对铜狮成为绝版珍品,现已将其送入上海历史博物馆。该楼八角形门厅的顶部,离地面20多米高处,有8幅由几十万块仅几平方厘米的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它宽4.3米,高2.4米,分别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个城市的建筑风貌,并配有神话人物形象,还有24幅为神话故事中动物的形态,顶部巨大的神话故事壁画,总面积近200平方米。世纪壁画间有一圈美文,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其象征了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整个世界的和平繁荣”。上海海关大楼汇丰银行的“姐妹楼”,建于1927年,雄伟挺拔,与雍容典雅的汇丰银行大齐肩并列,相得益彰。上海海关大楼结合了欧洲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优点,大楼门楣由四眼巨大的罗马花岗石圆柱支撑,以高耸的钟楼为轴线,气势非凡,建筑造型属新古典派希腊式,上段的钟楼的、则为歌特式,有十层楼高,是仿美国国会大厦的大钟制造,在美国造好后运到上海组装。据说花了白银2千多两,是亚洲第一大钟,也是世界著名大钟之一。海关大楼巍然屹立在浦江之滨,它那铿锵、激昂的钟声象征着庄严,象征着使命。交通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14号,建于1940年,占地190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088平方米。属近现代主义风格。建筑设计强调垂直的线条,外立面简洁明朗。底层外墙用黑色大理石贴面,庄严华贵。进门两侧有紫铜栏杆装饰的人造环形大理石扶梯,上到二楼大厅,满目红色,富丽堂皇。厅内36根圆形柱子的的下半部分以及大厅四周墙壁均由红色瓷砖铺贴、装饰,地坪也是红色地砖铺成。大楼外观的凝重与内部的热烈使其别具特色,在古典建筑丛中更显现代气息。华俄道胜银行大楼是一座具有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至今已历了八十多个春秋。国民党中央银行、上海航天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都先后在此办公。该建筑结构坚实,装饰精致,以正门为中轴线形成对称结构底层大门有双立柱四根,两旁有洞形窗户。二至三层东立面有爱奥尼克柱子,窗户两边也有古典立柱装饰。外墙用白色釉面砖和花岗石相拼,色调和谐,底楼外墙用苏州花岗石轩石勒脚。楼内扶梯用大理石建成,二楼壁上有人物浮雕,巨大的精美彩色玻璃顶栅和回廊,至今还保存完好。台湾银行大楼现今招商银行上海分行之所在。该楼兴建于1924年,占地904平方米。整体上属于日本近代西洋建筑风格。东立面配于四根欧洲古典主义式的柱子。从而使其富有欧洲古典建筑风格,这不禁让人想起具有“东洋伦敦”之称的东风饭店。这些楼与楼之间内在或外在的联系,使得外滩的建筑尤显和谐统一,建立一种整体的美感。麦加利银行大楼上海的第一家外资银行是丽如银行,就开在如今被人们称作麦加利银行大楼之内。大楼共五层,底层外墙用花岗石铺贴,内部地坪则是黑白对比的大理石。大门则是楼的主线,南北两边建筑造型对称。二至四层外立面有两根爱奥尼克式柱子支撑,第五层横面中段有6根方型柱子。刻以花瓣造型。为使建筑具有高度感,现顶楼加了三角形屋顶,更让人们感受到麦加利银行大楼的玲珑与别致。友邦大厦(原桂林大楼、字宇大楼)这里曾是外国在上海开设最大的新闻出版机构——《字林西报》馆。友邦保险公司于1998年正式整修入驻,故改名为“友邦大厦”。大楼的立面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以粗糙的大石块为贴面;第二层用水泥粉刷;第三层两侧为穹形券窗,加配以造型优雅的塔顶,尽显了建筑的变化及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匀称、和谐。和平饭店南楼(原汇中饭店)漫步外滩,有一幢白清水砖墙,红砖腰线的建筑特别引人注目,这座美国风格的六曾楼房就是和平饭店南楼,它位于中山东一路19号,原名中央饭店。这座建于1906年的饭店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1909年“万国禁烟会”就在这里举行,1996年又召开了联合禁毒署举办的“上海国际兴奋剂会议”,并为“万国禁烟会”立会址标志。1911年中国同盟本部也在该饭店召开了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欢迎大会。这一系列具有纪念价值的史实为和平饭店南楼增添了更多辉煌。和平饭店北楼(原沙逊大厦)和平饭店南北两楼错落而置,与南楼相比,北楼顿觉气魄豪华。高77平方米的大楼,由于内外装饰讲究而被誉为“远东第一楼”。大楼具有美国芝加哥学派建筑风格,外形简洁明朗强调垂直感,花岗石的墙面,圆锥形的屋顶,紫铜的屋面,无部不渗透出古朴典雅之气。饭店内部设有英、美、印、德、法、美、日、西、中等九国套房。餐厅、大堂装饰富丽堂皇。还有颇受国外游客欢迎的上海老年爵士乐队,在此演奏世界各地名曲,使人仿佛置于一个世界文化与经典艺术相交融的殿堂。中国银行大楼外滩的建筑素以欧洲风格见长,而中国银行大楼是为数不多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之一。大楼分为主楼和次楼。外墙为金山石,屋顶为平缓的四方攒尖顶,上盖绿色琉璃瓦,楼檐上用斗拱装饰。东立面从高到低有变形的钱币形镂空窗框。大门上方原有孔子周游列国石雕讲述了一个个令人神往的故事。营业大厅的天花板上原来还雕有“八仙过海”的图案。到处洋溢着古色古香的氛围。这些雕梁画栋、碧瓦飞檐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勤劳的结晶,让后人得以继承和发扬。怡泰邮船大楼中山东一路北京东路口,有一座看似平常但又富有趣味的建筑,它就是怡泰邮船大楼即“格林邮船大楼”。该楼高7层,另有2层地下室。坚固厚实的花岗石拱券大门旁是古典式柱子。二至五层附有外展的阳台,七层顶楼还建有塔楼,雅致美观,整个大楼外立面简洁明朗,也是一座典型的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正金大楼建成于1924年,独具后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与其他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同样有着花岗石的外墙,明晰的主线,对称的造型,但少了许多繁琐的装饰,使其更显流畅。大楼底层用大型石块贴砌。整幢建筑给人以稳重感。二至五层有两根爱奥尼克式柱子支撑,显示出古典风采。内部大厅中长圆形玻璃天顶,造型典雅,工艺精美,是外滩的典型建筑。怡和洋行大楼自从1943年上海开埠后,国外商家纷纷开设洋行,怡和洋行就是最早的几家之一。此后英商在这里开展了大量的贸易活动。怡和洋行大楼位于中山东一路27号,是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大楼一、二层为一段,用花岗石垒砌轴线明显,大门和双侧窗框都用罗马半圆拱券石拱造型,正门上方有羊头浮雕装饰,显得庄重坚实,第三至五层又一段,有罗马科林斯柱式支撑,气魄雄伟,显示出浓郁的西欧古典色彩,第三层有石栏杆阳台,整段窗框上方有石雕镶嵌,第五层上方原有的平台,穹顶被拆除,已加高至七层。东方大楼即现在的市公安局交通处大楼原是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上海分行的办公场所。设计师用豪华浮夸的手笔,在教堂和宫殿中把建筑、雕塑和绘画结为一体,并用短檐、波浪形墙面、重迭柱及壁画,使建筑物产生神秘的宗教气氛。大楼强调立面装饰和处理,尤为注重建筑自身的比例。其上面是贯通的爱奥尼克巨柱,两侧厚实的墙面横向划分为三段,顶部出檐较深,并有精致的雕刻。底层门窗形成三个高大的楼门,居中是线状的浮雕。另外,大楼在小构体上也精雕细凿,力求完美可谓是巴洛克式的经典之作。英国领事馆建于1873年,楼高二层,近似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楼宇台基较高,底层竖向中段有五扇圆拱形窗,两边房间窗户倒是圆拱形。外立面整齐见变化。整幢建筑外立面原采用清水砖,层顶用中国蝴蝶瓦铺成,现外墙已采用水泥粉刷,大楼东面楼前有大草坪,环境更现优美。解放后,中国国际旅行社上海分社层设在这里,该社迁出后,由上海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上海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等机构设在这里。除了上述地处外滩的大厦外,外白渡桥、上海大厦、俄罗斯总领事馆以及气象信号台与外滩的这些建筑浑然一体,勾勒出了一幅完整的“万国建筑博览”的画卷。外白渡桥位于黄浦公园西侧,架在中山东一路,东大名路之间的苏州河河段上。1970年建成,是上海第一座钢铁结构桥,跨度52.16米,宽18.3米,是上海市区连接沪东的重要通道,过桥人流量,车流量很高。因它处于旧时的外摆渡处,人们过桥不付费,故称外白渡桥。上海大厦由主楼和副楼组成的上海大厦位于外白渡桥的北侧。这是一幢早期现代派风格的八字式公寓结构。外部处理与内部装修简洁明朗,外观气势宏伟。主楼原名“百尧江大厦”。副楼又名“浦江饭店”。现为三星级宾馆,饭店设有中、美、英、法、日、阿拉伯六国特色高级套房,曾接待许多国家元首及中外游客。俄罗斯总领事馆位于外白渡桥北侧,苏州河与黄浦江会合处。该楼建于1916年,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64平方米,楼有四层,带阁楼。底层一半置于地下,地面上露出2米高。大门两旁有古典式双立柱,第二层、第三层有圆拱式和平拱式窗框,窗户之间有壁柱。屋顶为双折四坡式,屋面有弧线尖顶窗户,西侧楼顶有二层楼高的了望塔一座,绿色铁皮穹顶,沿江有堤岸,东侧建有六角凉厅,可观赏黄浦江、苏州河会合处的景色。气象信号台 外滩标志性建筑之一,列入全国重点保护的建筑物。1884年,法国天主教会创建的徐家汇天文台,在“洋泾浜”外滩(今延安东路外滩)设立气象信号台,信号台是直 竖地上的一根长木杆,根据天文台传来的气象信息。1907年,重建圆柱形的气象信号,台统高50米,塔高36.8米,被人们称为“阿脱奴婆”式建筑。为保护这个建筑物,1993年外滩改造工程中,将它向东整体移位20米。
http://baike.baidu.com/view/404845.htm#sub5071090北京红楼红场http://baike.baidu.com/view/28489.htm 中国国家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里面其实很多关于历史的东西,包括资政新篇--太平天国时候的文物。这个是免费开放的,可以带着孩子去看看,增长历史知识。地理位置:离新天地很近。当时我们坐地铁到黄陂南路下的,晃呀晃呀就到了。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一大开会现场的蜡像,逼真极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平民女校旧址算是个知名的旅游胜地,一般都是旅游团队过去参观学习。也有很多学生是学校组织了去的,好像是靠近新天地。所以参观完可以去新天地感受下。中共四大史料陈列馆第一次是在新天地,第二次是在延中绿地边上的一栋小楼,第四次在多伦路这条文化路。这里陈列着丰富的历史照片、历史资料以及大量的实物。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周公馆)去参观时只要在售票处去免费领票就可进入的,因一个人去,所以留影的话还是让售票处的大爷帮的忙.感觉整体小楼很和谐,遗憾是院中的厅院不太大,要与周总理塑像来个合影居然没地方落脚.龙华烈士陵园陵园内无非是看一些烈士的墓碑,墓志铭什么的,虽然不像其他游玩的地方那样有趣,但这里却多了一份庄严,一份悲伤,一份与众不同的肃静之情。毛泽东旧居比较靠近陕西南路的了。挺好找的了。房子很小的了。在里面还可以遇到很多参观者对革命事业都很有研究的,里面环境不错,处处都书香门第的味道。孙中山故居去的时候是免费的哦,不知道现在怎么样,其实来这种地方,感觉有点压抑的,毕竟是怀着一颗缅怀的心去参观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的,不过这里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一个地方。宋庆龄故居房间布置得很简单,很朴素,环境也很安静。点也看不出曾经是宋庆龄居住的地方。参观完之后,才知道有些事情不是靠说的,这这体会一下,伟人的人格魅力还真的是无限啊。鲁迅纪念馆里面陈列了很多鲁迅先生生前的东西,如果喜欢热闹的话就不用进来了。看到老先生的一些手稿,衣物,还有一些很老的照片,人心自然也就渐渐平静下来了。韬奋纪念馆外滩的精华就在于这些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建筑群。北起苏州河口的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全长约1500米。著名的中国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再现了昔日“远东华尔街”的风采,这些建筑虽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并非建于同一时期,然而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惊人的协调。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有人说“外滩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外滩那一座座钢筋水泥的楼宇,不正讲述着旧上海滩如梦般繁华的往事。亚细亚大楼被誉为“外滩第一楼”,建成于1906年,原名麦克波恩大楼。其高8层,建筑面积11984平方米,占地1739平方米。大楼外观具有折中主义风格。立面为横三段、竖三段式。底段与上段均为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大楼气派雄伟,简洁中不乏堂皇之气。可谓简繁相怡,华贵典雅。东洋伦敦——东风饭店“东洋伦敦”是现东风饭店的别称,建于1910年,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外貌既效法美国古典主义,又参照日本帝国大厦,故而得此别称。其始建于中山一路2号时,是当时上海最豪华的俱乐部——上海总会。大楼一楼为餐厅,二楼为国际海员俱乐部,其余均为客房。整个饭店设施齐全,装修精美,不愧为商务住宿的理想选择。大楼中所使用别致的三角形的电梯是西门子公司制造的,距今已有90年的历史。有利大楼中山东一路4号,现为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原名联合大楼,为美国有利银行所有,故称有利银行大楼。大楼于1916年建成,楼高7层整体仿效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窗框多采用巴洛克艺术富有旋转变化的图案,大门有爱奥尼克立柱装饰,高大的落地专窗既有利于采光,又增添楼宇气势。整幢建筑是以门为中心的轴对称图形。故而给人以平和的感受。东西合璧的日清大楼将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古典建筑风格相揉和的日清大楼,被人们称为“日犹式”。该楼是由日本清汽船株式会社与犹太人合资建造。它建于1925年,位于中山东一路5号,楼高6层,占地1280平方米,底三层装饰比较简明,上三层有古典立柱和雕刻花饰,凹凸感强。整个建筑立面均用花岗石贴砌,与外滩的其他建筑交相辉映。日清大楼现由华夏银行和锦都实业总公司使用。中国通商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6号,1897年,中国人自筹资金开设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现今则是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所在地。该楼是一幢假四层的歌特式建筑。大楼第四层有五个尖顶层面,原先还有十字架。第三、四层有小尖塔。大楼第四层是尖券形的窗户,一、二层是典型歌特风格的花窗棂窗户。这幢即将走过一个世纪的欧式建筑的意义远不止停留在具历史性与艺术性。可以说,就是它在中国金融史上划上了开篇性的一页。大北电报公司大楼中山东一路7号,是一座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大楼。该建筑注重统一、对称、稳重,外立面装饰甚为讲究。每层都采用了古典风格的柱子,或用来承重,或只作为装饰。窗户四周图形多样,立体感强,近似巴洛克式。它的黑顶白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不失一种优雅的感觉。这楼是现在的盘谷银行上海分行,自1908年建成以来,它已四度易主,最早称为大北电报公司大楼。后为中国通商银行及长江航运公司所用。招商局大楼作为中国自己经营的第一家新式轮船企业——招商局就是在此期间创办的。招商局建于1901年,该楼宇为座西向东的三层砖木结构。底层正门框向外伸出,正门两侧有高敞的拱形落地窗,二、三层立面用古典柱式装饰。大楼局部外墙用花岗石贴面。招商局大楼可视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滩建筑的典型。无论就具历史性或是艺术性而言,都值得我们前去观瞻一番。浦东发展银行大楼(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汇丰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10-12号,属新希腊建筑,建于1923年,原系美商汇丰银行上海分行。美国当时将这座建筑自诩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的最讲究的建筑。建成时大楼门前放了两只引人注目的大铜狮,据说狮子铸成后,立刻就将铜模毁掉了。从而使这对铜狮成为绝版珍品,现已将其送入上海历史博物馆。该楼八角形门厅的顶部,离地面20多米高处,有8幅由几十万块仅几平方厘米的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它宽4.3米,高2.4米,分别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个城市的建筑风貌,并配有神话人物形象,还有24幅为神话故事中动物的形态,顶部巨大的神话故事壁画,总面积近200平方米。世纪壁画间有一圈美文,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其象征了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整个世界的和平繁荣”。上海海关大楼汇丰银行的“姐妹楼”,建于1927年,雄伟挺拔,与雍容典雅的汇丰银行大齐肩并列,相得益彰。上海海关大楼结合了欧洲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优点,大楼门楣由四眼巨大的罗马花岗石圆柱支撑,以高耸的钟楼为轴线,气势非凡,建筑造型属新古典派希腊式,上段的钟楼的、则为歌特式,有十层楼高,是仿美国国会大厦的大钟制造,在美国造好后运到上海组装。据说花了白银2千多两,是亚洲第一大钟,也是世界著名大钟之一。海关大楼巍然屹立在浦江之滨,它那铿锵、激昂的钟声象征着庄严,象征着使命。交通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14号,建于1940年,占地190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088平方米。属近现代主义风格。建筑设计强调垂直的线条,外立面简洁明朗。底层外墙用黑色大理石贴面,庄严华贵。进门两侧有紫铜栏杆装饰的人造环形大理石扶梯,上到二楼大厅,满目红色,富丽堂皇。厅内36根圆形柱子的的下半部分以及大厅四周墙壁均由红色瓷砖铺贴、装饰,地坪也是红色地砖铺成。大楼外观的凝重与内部的热烈使其别具特色,在古典建筑丛中更显现代气息。华俄道胜银行大楼是一座具有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至今已历了八十多个春秋。国民党中央银行、上海航天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都先后在此办公。该建筑结构坚实,装饰精致,以正门为中轴线形成对称结构底层大门有双立柱四根,两旁有洞形窗户。二至三层东立面有爱奥尼克柱子,窗户两边也有古典立柱装饰。外墙用白色釉面砖和花岗石相拼,色调和谐,底楼外墙用苏州花岗石轩石勒脚。楼内扶梯用大理石建成,二楼壁上有人物浮雕,巨大的精美彩色玻璃顶栅和回廊,至今还保存完好。台湾银行大楼现今招商银行上海分行之所在。该楼兴建于1924年,占地904平方米。整体上属于日本近代西洋建筑风格。东立面配于四根欧洲古典主义式的柱子。从而使其富有欧洲古典建筑风格,这不禁让人想起具有“东洋伦敦”之称的东风饭店。这些楼与楼之间内在或外在的联系,使得外滩的建筑尤显和谐统一,建立一种整体的美感。麦加利银行大楼上海的第一家外资银行是丽如银行,就开在如今被人们称作麦加利银行大楼之内。大楼共五层,底层外墙用花岗石铺贴,内部地坪则是黑白对比的大理石。大门则是楼的主线,南北两边建筑造型对称。二至四层外立面有两根爱奥尼克式柱子支撑,第五层横面中段有6根方型柱子。刻以花瓣造型。为使建筑具有高度感,现顶楼加了三角形屋顶,更让人们感受到麦加利银行大楼的玲珑与别致。友邦大厦(原桂林大楼、字宇大楼)这里曾是外国在上海开设最大的新闻出版机构——《字林西报》馆。友邦保险公司于1998年正式整修入驻,故改名为“友邦大厦”。大楼的立面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以粗糙的大石块为贴面;第二层用水泥粉刷;第三层两侧为穹形券窗,加配以造型优雅的塔顶,尽显了建筑的变化及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匀称、和谐。和平饭店南楼(原汇中饭店)漫步外滩,有一幢白清水砖墙,红砖腰线的建筑特别引人注目,这座美国风格的六曾楼房就是和平饭店南楼,它位于中山东一路19号,原名中央饭店。这座建于1906年的饭店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1909年“万国禁烟会”就在这里举行,1996年又召开了联合禁毒署举办的“上海国际兴奋剂会议”,并为“万国禁烟会”立会址标志。1911年中国同盟本部也在该饭店召开了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欢迎大会。这一系列具有纪念价值的史实为和平饭店南楼增添了更多辉煌。和平饭店北楼(原沙逊大厦)和平饭店南北两楼错落而置,与南楼相比,北楼顿觉气魄豪华。高77平方米的大楼,由于内外装饰讲究而被誉为“远东第一楼”。大楼具有美国芝加哥学派建筑风格,外形简洁明朗强调垂直感,花岗石的墙面,圆锥形的屋顶,紫铜的屋面,无部不渗透出古朴典雅之气。饭店内部设有英、美、印、德、法、美、日、西、中等九国套房。餐厅、大堂装饰富丽堂皇。还有颇受国外游客欢迎的上海老年爵士乐队,在此演奏世界各地名曲,使人仿佛置于一个世界文化与经典艺术相交融的殿堂。中国银行大楼外滩的建筑素以欧洲风格见长,而中国银行大楼是为数不多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之一。大楼分为主楼和次楼。外墙为金山石,屋顶为平缓的四方攒尖顶,上盖绿色琉璃瓦,楼檐上用斗拱装饰。东立面从高到低有变形的钱币形镂空窗框。大门上方原有孔子周游列国石雕讲述了一个个令人神往的故事。营业大厅的天花板上原来还雕有“八仙过海”的图案。到处洋溢着古色古香的氛围。这些雕梁画栋、碧瓦飞檐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勤劳的结晶,让后人得以继承和发扬。怡泰邮船大楼中山东一路北京东路口,有一座看似平常但又富有趣味的建筑,它就是怡泰邮船大楼即“格林邮船大楼”。该楼高7层,另有2层地下室。坚固厚实的花岗石拱券大门旁是古典式柱子。二至五层附有外展的阳台,七层顶楼还建有塔楼,雅致美观,整个大楼外立面简洁明朗,也是一座典型的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正金大楼建成于1924年,独具后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与其他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同样有着花岗石的外墙,明晰的主线,对称的造型,但少了许多繁琐的装饰,使其更显流畅。大楼底层用大型石块贴砌。整幢建筑给人以稳重感。二至五层有两根爱奥尼克式柱子支撑,显示出古典风采。内部大厅中长圆形玻璃天顶,造型典雅,工艺精美,是外滩的典型建筑。怡和洋行大楼自从1943年上海开埠后,国外商家纷纷开设洋行,怡和洋行就是最早的几家之一。此后英商在这里开展了大量的贸易活动。怡和洋行大楼位于中山东一路27号,是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大楼一、二层为一段,用花岗石垒砌轴线明显,大门和双侧窗框都用罗马半圆拱券石拱造型,正门上方有羊头浮雕装饰,显得庄重坚实,第三至五层又一段,有罗马科林斯柱式支撑,气魄雄伟,显示出浓郁的西欧古典色彩,第三层有石栏杆阳台,整段窗框上方有石雕镶嵌,第五层上方原有的平台,穹顶被拆除,已加高至七层。东方大楼即现在的市公安局交通处大楼原是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上海分行的办公场所。设计师用豪华浮夸的手笔,在教堂和宫殿中把建筑、雕塑和绘画结为一体,并用短檐、波浪形墙面、重迭柱及壁画,使建筑物产生神秘的宗教气氛。大楼强调立面装饰和处理,尤为注重建筑自身的比例。其上面是贯通的爱奥尼克巨柱,两侧厚实的墙面横向划分为三段,顶部出檐较深,并有精致的雕刻。底层门窗形成三个高大的楼门,居中是线状的浮雕。另外,大楼在小构体上也精雕细凿,力求完美可谓是巴洛克式的经典之作。英国领事馆建于1873年,楼高二层,近似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楼宇台基较高,底层竖向中段有五扇圆拱形窗,两边房间窗户倒是圆拱形。外立面整齐见变化。整幢建筑外立面原采用清水砖,层顶用中国蝴蝶瓦铺成,现外墙已采用水泥粉刷,大楼东面楼前有大草坪,环境更现优美。解放后,中国国际旅行社上海分社层设在这里,该社迁出后,由上海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上海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等机构设在这里。除了上述地处外滩的大厦外,外白渡桥、上海大厦、俄罗斯总领事馆以及气象信号台与外滩的这些建筑浑然一体,勾勒出了一幅完整的“万国建筑博览”的画卷。外白渡桥位于黄浦公园西侧,架在中山东一路,东大名路之间的苏州河河段上。1970年建成,是上海第一座钢铁结构桥,跨度52.16米,宽18.3米,是上海市区连接沪东的重要通道,过桥人流量,车流量很高。因它处于旧时的外摆渡处,人们过桥不付费,故称外白渡桥。上海大厦由主楼和副楼组成的上海大厦位于外白渡桥的北侧。这是一幢早期现代派风格的八字式公寓结构。外部处理与内部装修简洁明朗,外观气势宏伟。主楼原名“百尧江大厦”。副楼又名“浦江饭店”。现为三星级宾馆,饭店设有中、美、英、法、日、阿拉伯六国特色高级套房,曾接待许多国家元首及中外游客。俄罗斯总领事馆位于外白渡桥北侧,苏州河与黄浦江会合处。该楼建于1916年,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64平方米,楼有四层,带阁楼。底层一半置于地下,地面上露出2米高。大门两旁有古典式双立柱,第二层、第三层有圆拱式和平拱式窗框,窗户之间有壁柱。屋顶为双折四坡式,屋面有弧线尖顶窗户,西侧楼顶有二层楼高的了望塔一座,绿色铁皮穹顶,沿江有堤岸,东侧建有六角凉厅,可观赏黄浦江、苏州河会合处的景色。气象信号台 外滩标志性建筑之一,列入全国重点保护的建筑物。1884年,法国天主教会创建的徐家汇天文台,在“洋泾浜”外滩(今延安东路外滩)设立气象信号台,信号台是直 竖地上的一根长木杆,根据天文台传来的气象信息。1907年,重建圆柱形的气象信号,台统高50米,塔高36.8米,被人们称为“阿脱奴婆”式建筑。为保护这个建筑物,1993年外滩改造工程中,将它向东整体移位20米。
http://baike.baidu.com/view/404845.htm#sub5071090北京红楼红场http://baike.baidu.com/view/28489.htm 中国国家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
http://baike.baidu.com/view/404845.htm#sub5071090北京红楼红场http://baike.baidu.com/view/28489.htm 中国国家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

社区建筑怎么画绘画步骤如下: 1、直线划出地面,曲线画出绿植轮廓,画上长方体的楼房。2、在中间画上简单的路灯,正方形画上窗户,下方画上小朋友。3、画出脸蛋和头发,画上运动器材,在后面,将人物身体画完整。4、画上一些老年人在打太极,一些小朋友在跳绳。 5、楼房涂上黄色,植物涂上绿色,小朋友头发涂上棕色,运动器材涂上黄色,老年人衣服涂上蓝色,小朋友衣服涂上黄色或者红色。

绘画步骤如下: 1、直线划出地面,曲线画出绿植轮廓,画上长方体的楼房。2、在中间画上简单的路灯,正方形画上窗户,下方画上小朋友。3、画出脸蛋和头发,画上运动器材,在后面,将人物身体画完整。4、画上一些老年人在打太极,一些小朋友在跳绳。 5、楼房涂上黄色,植物涂上绿色,小朋友头发涂上棕色,运动器材涂上黄色,老年人衣服涂上蓝色,小朋友衣服涂上黄色或者红色。

以党建为主题的绘画有哪些?需要工具:画纸、画笔1、在白纸的正中用红色才不写出同心共筑中国梦手抄报的标题。2、在同心共筑中国梦手抄报标题的右边画4个飘扬的红灯笼。3、在同心共筑中国梦手抄报标题左边画一面五星红旗。4、在同心共筑中国梦手抄报标题的左下方画一个方形内容框,内容框上画出飞机、动车等交通工具。5、在同心共筑中国梦手抄报标题的右下方再画一个方形内容框。6、在右边内容框的右下角画5个五角星。7、在两个内容框的下方画一个长方形的内容框。8、在白纸的底部画一条红色的水彩背景。9、在背景上面画一个中国的标志建筑天安门。10、在白纸右下角空白的地方画出四个少先队员托着国旗。11、在三个内容框中写入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文案内容即可。关于党的诗歌:1、七绝·庆党建一百周年作者:佚名浩渺乾坤日月梭,人间盛世乐祥和。旭阳九野山河秀,赤县同吟感谢歌。2、七律·建党一百周年感怀作者:佚名滚滚乌云罩九洲,工农浴血汇洪流;镰锤杀敌豪情迈,将士挥戈壮志酬;改革春风吹大地,飞旋彩笔绘蓝图;忧民忧国心无愧,立党为公一百秋。

需要工具:画纸、画笔1、在白纸的正中用红色才不写出同心共筑中国梦手抄报的标题。2、在同心共筑中国梦手抄报标题的右边画4个飘扬的红灯笼。3、在同心共筑中国梦手抄报标题左边画一面五星红旗。4、在同心共筑中国梦手抄报标题的左下方画一个方形内容框,内容框上画出飞机、动车等交通工具。5、在同心共筑中国梦手抄报标题的右下方再画一个方形内容框。6、在右边内容框的右下角画5个五角星。7、在两个内容框的下方画一个长方形的内容框。8、在白纸的底部画一条红色的水彩背景。9、在背景上面画一个中国的标志建筑天安门。10、在白纸右下角空白的地方画出四个少先队员托着国旗。11、在三个内容框中写入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文案内容即可。关于党的诗歌:1、七绝·庆党建一百周年作者:佚名浩渺乾坤日月梭,人间盛世乐祥和。旭阳九野山河秀,赤县同吟感谢歌。2、七律·建党一百周年感怀作者:佚名滚滚乌云罩九洲,工农浴血汇洪流;镰锤杀敌豪情迈,将士挥戈壮志酬;改革春风吹大地,飞旋彩笔绘蓝图;忧民忧国心无愧,立党为公一百秋。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